当前位置:首页 > 招投标问答

工程招标是否允许二次报价(招标投标是否允许设置工程暂定金)

提问人:柳静雅
您好,我想问一下有关于“工程招标是否允许二次报价(招标投标是否允许设置工程暂定金)”的问题,求解答。

回复

共1条回复我来回复
  • 熊丽丽
    熊丽丽
    测绘工程师 郑州飞*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公司

    工程招标是一种常见的采购方式,通过发出公告邀请各方企业参与投标,选取最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针对工程招标,许多采购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是否允许二次报价。

    一、什么是二次报价?

    二次报价是指,在某次投标流程中,投标人提交了第一次报价,经过招标人审核后,根据需要再次要求投标人在原定价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报价。通俗地说,就是针对招标结果,原本的报价做出一定的调整,给出一个更符合需求的报价。

    二、是否允许二次报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就要回答是否允许二次报价的问题了。

    采购人可以在投标文件中明确表示是否允许二次报价参与招标投标活动。如果招标文件没有说明是否允许二次报价,那么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因为如果投标人擅自进行二次报价,则容易引起其他投标人的不满,导致违法的情况的发生。

    如果采购人在投标文件中清晰地表示允许二次报价,那么在投标阶段,投标人需要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报价。换句话说,如果采购人在招标文件中允许二次报价,那么投标人是可以进行二次报价的。

    三、何时使用二次报价?

    使用二次报价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

    1.需求不够明确:如果采购项目的需求不够明确,投标人难以准确使用一次报价形成一个相对准确、符合申请人要求的市场价位,可以考虑采用二次报价的方式。

    2.涉及到市场费用变动:市场经济所面对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费用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变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次投标只能反映某一特定时间镜像下的费用水平,而不能反映整个时期的水平。此时,如果出现市场费用波动,可以采用二次报价的形式调整费用,更好地反映市场的实际情况。

    3.需求存在变化:若采购项目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一些资料更新、某些方案修改、技术处理、其他补充等,这时候二次报价可以让投标人对其竞争的机会有更好的掌握,也可以在更好地反应竞争费用上赢得竞争优势。

    四、二次报价的安排要注意哪些问题?

    当采用二次报价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保证透明公开,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2.二次报价的条件、流程、安排应该在招标文件中明示;

    3.同时向所有投标人供应文件,以及相对防止泄密;

    4.在评标过程和中标公告的过程中,要事先公布二次报价的要求和方式;

    5.二次报价完全符合一次性报价要求,不可以变换竞争投标文件的内容。

    综合而言,招标方给出清晰明确的二次报价条件,就可以实行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加了招标方得以获取更有针对性结果的机会,加强与竞争投标方的沟通交流,提高了竞争性体系的构建效率。在此基础上,采购者和投标人可以保证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招标投标活动,使得市场化采购活动更加健康、平稳、顺畅。

    招标投标是否允许设置工程暂定金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工程暂定金是否可以设置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虽然一些人认为工程暂定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另一些人则会认为该项实践是不必要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公司和地区都会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什么是工程暂定金?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什么是工程暂定金。简单来说,工程暂定金是在招标过程中用于保证投标人可以遵守条款的一种财政保证金。如果投标人在中标后无法完成相应的工作,该款项就会被用来弥补造成的损失。

    支持者的观点

    对于那些支持设置工程暂定金的人来说,这项措施可以确保投标人的责任感和信誉度,并从潜在的风险中保护招标人的利益。工程暂定金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偿,可用于处理未经授权的修改和追加工作等。

    反对者的观点

    相比之下,反对者则主张取消设置工程暂定金这一措施。他们认为该项实践会使许多小型公司和承包商无法胜任大型工程项目,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付这种保证金。此外,许多公司在拨款上已经面临了额外的困难,不应再贴上财政保证金的额外负担。

    最终,招标投标是否允许设置工程暂定金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该项措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我们需要权衡其中的利弊并作出决定。此外,我们也应该依据不同情况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在需要时取消该项措施。

    回复时间:2025-01-02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以上数据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仅供用户参考。建议您使用前再次确认数据真实准确性,您的任何决策由您自行承担风险。免费咨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