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以来,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多轮强降雨接踵而至,给城市防汛带来巨大挑战。
实施雨水源头减排与末端调蓄净化,可以有效减轻下游排水管网压力,削减雨水径流污染。为了切实感受“雨中”“雨后”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成效,市海绵办探访部分海绵建设后的道路、小区、调蓄公园等地,实地体验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可以感受到海绵设施针对此轮强降雨径流的蓄滞、削峰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同时,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潍坊海绵城市LOGO》:标志采用水滴造型,契合海绵城市“水”的主题,上部是潍坊的城市形象,中间的弧线则是象征哺育着这座城市的河流,下部渐变的颗粒点明了海绵城市技术措施。
→让城市更有韧性山东税务干部学校位于潍坊市奎文区,学校及周边小区建成时间较长,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中大雨时易内涝、苗木退化严重、绿化形式较单一、缺少师生活动休憩空间等问题。
为着力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实施排水管道、透水铺装、绿化提升、休闲活动空间建设等改造,建设雨水花园、旱溪、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蓄渗设施,并打通学校与南侧涨面河河道的行泄通道,提升学校及周边片区排涝能力,将其打造成全市海绵城市样板项目。
山东税务干部学校改造后“雨后”实景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新设雨水花园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透水铺装面积约 1.1 万平方米,打造“乐道济世”、“仁和山”海绵节点,新设雨水蓄水池 1600 方,年节约绿化浇灌水量约 8500 方。通过对校区合理化海绵改造,调蓄容积可达到 9600 方,极大的缓解了雨季周边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提升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改造前后对比图
潍坊学院在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对校区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解决 5 处内涝积水点,对现状废弃 300 方蓄水池进行改造提升,增加雨水净化与利用系统,通过雨水源头减排与末端雨水调蓄,减轻下游金马路、福寿街排水管网压力。
潍坊学院海绵城市改造实景
宝通街快速路是潍坊入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后的首个综合性项目,改造过程中全线综合运用了渗、滞、蓄、净、用、排的技术措施,采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旱溪等特色化、多样化的雨水滞蓄措施,蓄水容积可达到25100方。雨季大量雨水被收集,优先滋养绿化植物,多余下渗回补地下水。本次海绵办探访几处易积水路段,积水问题均得以消除,且雨水实现了就地消纳,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明显。
对麻沟河、涨面河、白沙河、玉清河等流域片区91个雨水排口实施综合整治工程,结合排口流域片区及周边建设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调蓄类、快速过流类、河道功能分区类、简易处理类等不同类型海绵设施,从末端强化径流污染控制,解决部分河道水质无法稳定达标、消劣提质未达预期目标等问题,实现片区“源头、过程、末端”系统性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雨水排口改造工程“雨后”实景
我们的Sponge City!"City不City啊?"
原文地址:http://jsj.weifang.gov.cn/jsdt/gzdt/202407/t20240723_634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