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珠海首个超高层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获得国家标识认证,零的突破!

发布日期:2024-06-08 20:44:30 本文标签:低能耗建筑 超低能 珠海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

珠海华润银行总部大厦(又名“华润置地广场项目C区域(一期)1#楼”)取得国家超低能耗建筑标识证书,为珠海市第一个超高层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同时是广东省第一批取得国家标识的超高层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之一,珠海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又上一层楼”。

商业办公建筑是城市的重要载体,这类建筑数量多且能耗强度高,是国家建筑领域实施“双碳”工作的关键点。珠海华润银行总部大厦针对这类建筑,探索了一条高性能围护结构设计、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全方位覆盖的超高层超低能耗建筑实施路径。该项目位于珠海市高新区科创北围金业南路北、新湾五路西侧,建筑面积45000m2,总建筑高度141.9m,为新建超高层全幕墙办公建筑。项目于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项目特征,明确了项目超低能耗建筑及与低碳建筑的总建设目标。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兼顾成本投入”原则确定了技术方案,并采用接力棒式的方式,将方案切实落实到项目中。最终,项目建筑本体节能率为47.6%,建筑综合节能率为55.8%,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15.2%,达到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要求。

图片1.png

珠海华润银行总部大厦

图片2.png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绿色建筑发展中心凝心聚力推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发展,发展出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可复制的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发力打造绿色建筑的“珠海方案”,为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发力。今年新增省认定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试点项目和典型案例5个,省认定的近零能耗建筑数量居全省第二。目前我市获得国家、省认定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7个,总面积为20.66万平方米,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第二。

图片3.png

水发兴业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

水发兴业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作为全国首个零能耗认证建筑,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设计初衷,集成了“遮阳、通风技术”“计算机云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智能建筑微能网”四大技术。根据研发楼本身特点以及珠海市的气候特征与自然环境,打造出环境宜居、可在夏热冬暖地区复制推广的零能耗建筑。

图片4.png

派诺科技园二期厂房办公楼

派诺科技园二期厂房办公楼作为夏热冬暖地区首个超低能耗认证建筑,以小而美、会呼吸的特别概念,展现了美观、健康、舒适、实用、环保且又个性化的高科技、现代化建筑内涵。项目融合发展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技术,强调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体型、自然能源利用、建筑自身的空间形式、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构造设计等,采用热工性能优秀的围护结构、过渡运行风扇、节能型电气设备等多项技术措施,既降低建筑设计能耗需求,也降低建筑运行能源的消耗,成为一座“近零”能耗建筑。

图片5.png

银坑办公楼维修工程

银坑办公楼维修工程项目是一个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成功获得珠海市第一个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21年又获得超低能耗设计标识。本项目证明了既有建筑改造满足绿建和节能的可能性,一些超低能耗技术能够为华南地区同类型建筑作参考,能够复制和推广。

图片6.png

珠海规划科创中心

珠海规划科创中心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建筑高度99.60m,建筑面积约8.14万㎡,主要建筑功能为新型产业用房,项目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为原则,因地制宜应用各项绿色节能技术、产品和策略。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环保技术,充分展现珠海宜居城市环保、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图片7.png

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宿舍办公楼

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宿舍办公楼是一座现代化零能耗建筑。其宿舍办公楼的员工光伏餐厅,是国内BIPV行业中光伏结合装配式幕墙应用的首次尝试,为餐厅内的照明和空调提供电力;在厂房车间屋顶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光伏BAPV改造,实现对宿舍办公楼的绿色能源供应。

图片8.png

珠海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珠海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作为具备科研特性的多功能业务场所,是与中山公园山水相连、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珠海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被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地域建筑特点的气象业务基地,提供舒适健康的业务环境,满足科普、教育、休闲的使用需求,保护场地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建筑与场地景观有机结合,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社会服务性以及资源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积极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依托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创新力优势,加快构建珠海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来源地址:http://zjj.zhuhai.gov.cn/zjj/xwdt/gzdt/content/post_359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