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江西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销号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根据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现将涉及省住建厅牵头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开。
一、总体情况
(一)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治进展情况。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的通知》,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查整改反馈问题涉及省住建厅牵头的有1个问题,共5条整改措施,目前4条措施已完成整改,1条正在按时序要求推进整改。
(二)2018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治进展情况。根据《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鄱阳湖水环境问题专项督察整改方案>的通知》,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涉及省住建厅为责任单位的有5个,已完成整改措施3个(其中2个需长期坚持),剩余2个问题整改时限为长期坚持,均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并持续推进整改。
二、具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一)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问题三十一: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欠账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均指出江西省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长期不能正常运行,一些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甚至低于排放标准。但江西省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督察整改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5年来,相关问题截至督察时仍未能有效解决。
整改目标及时限:持续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进一步加大城镇配套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到2025年底,全省新增和改造城镇生活污水管网3000公里以上;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目标要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整改时限:2025年底)
整改进展情况: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按时间节点持续推进。
措施1:2021年底前,根据国家新版《室外排水设计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政策文件指导全省做好建筑室外排水系统相关工作。2022年3月,召开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设示范暨无化粪池排水系统建设试点工作调度会。
完成情况:已完成。2022年1月印发《无化粪池排水系统建设改造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2022年3月,召开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设示范暨无化粪池排水系统建设试点工作调度会。
措施2:2022年底前,督促指导进水BOD浓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一厂一策”编制工作。
完成情况:已完成。完成全省23个城市“一厂一策”编制工作,并组织专家分批次对11个设区市本级和12个县级城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进行技术指导座谈会,组织专家进行审查。
措施3:2023年底前,完成对现有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的摸底调查,督促指导全省对管网破损、渗漏、错接混接、堵塞等问题进行整治。
完成情况:已完成。2021年3月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全省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大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7月开始,分批组织专家对11个设区城市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及“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进行分析座谈;2021年8月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排查结果“零报告”及未开展排查工作的5个县(市)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开展集体谈话提醒。2023年上半年和年底分两次对全省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大排查整治行动排查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措施4:总结评估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2019-2021年专项行动,及时研究部署新一轮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
完成情况:已完成。2022年4月印发《关于对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有关工作的通报》;2022年6月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印发《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5年)》。
措施5: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城市内涝治理,统筹推进新城区和老旧城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改造,降低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污染,加强源头污水收集管控。
完成情况:按时序推进。2021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江西省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2022年1月,《转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求的通知》。2022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2022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要求各地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城市内涝治理、老化更新改造,统筹推进新城区和老旧城区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改造。
(二)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进展情况
1.问题三:2017年全省PM10、PM2.5浓度均比上年升高,未完成整改方案中持续改善的要求。其中,新余、赣州、吉安、上饶、抚州等5个地市PM10、PM2.5浓度同比升高。
整改目标及时限:持续改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特别是降低新余、赣州、吉安、上饶、抚州等5个设区市PM10、PM2.5浓度(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措施。
(1)开展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行动。2018年12月印发《江西省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同年成立了厅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江西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各地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创新扬尘管理手段,如上饶市制定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施工和扬尘治理长效监管工作制度,宜春市制定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实施绿黄红牌监管办法(试行),南昌市、抚州市等地实行扬尘治理源头防治,把扬尘治理监管关口前移。
(2)建立健全扬尘治理长效机制。将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措施细化为地方标准,并于2019年11月发布《江西省建筑施工扬尘检查标准》,各地进一步细化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措施,明确具体做法,有效指导现场扬尘治理工作,如赣州市下发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标准化图册,九江市下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地围挡(大门)车辆冲洗平台标准化指导图册。2019年12月,印发《关于明确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相关费用计取事项的通知》(赣建价〔2019〕7 号),各级监管部门加强调度,督促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补充完善施工合同,增加现场扬尘防治专项费用。
2.问题五:全省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2017年虽然全省断面达标率有所提升,但地表水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年均浓度均比上年升高。
整改目标及时限:稳步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整改措施。
(1)推进城市生活污水提质增效。2019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2020年11月,召开全省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对提质增效工作进展滞后的市县进行约谈;2021年8月-10月,分批分次对各设区市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及“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进行技术审查。采取通报、督办、约谈等方式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2.52万公里,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达574.25万立方米/日,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0.22%,较2018年提高26.2%个百分点。
(2)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定期调度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并下发通报,对部分市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行现场督导。2020年底前全省县级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3.问题七:针对鄱阳湖水质持续下降的问题,江西省虽然制订了一些整改措施,但总体上研究不多,用力不够,缺乏综合治理思路和方案,仅是结合已经部署的有关水污染防治工作修修补补,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
整改目标及时限:从省级层面统筹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到2020年,鄱阳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进展情况: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持续推进整改。
(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2019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2020年11月,召开全省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对提质增效工作进展滞后的市县进行约谈;2021年8月-10月,分批分次对各设区市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及“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进行技术审查。采取通报、督办、约谈等方式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统筹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定期调度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并下发通报,对部分市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2.52万公里,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达574.25万立方米/日,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0.22%,较2018年提高26.2%个百分点。
(2)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会同有关省直有关单位印发系列文件,以重点镇、百强中心镇、“五河一湖一江”沿岸建制镇为重点,由点及面辐射带动全省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先后拟制《江西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科学选址、设计,规范运行管理,推动建制镇污水治理从“有”到“优”。截至目前,全省686个建制镇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设施覆盖率达90.2%,较2020年提高30余个百分点。
(3)生活垃圾处理。2017年以来,我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作的通知》《江西省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布点规划(2018-2030年)》《江西省“十四五”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等文件,指导各地推进焚烧发电设施建设。针对建设进度缓慢的地市,采取会议约谈、提醒督办函、现场督导等形式,督促当地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42座,日处理能力3.6万吨,环鄱阳湖周边地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生活垃圾处理由占地多、资源化利用低、污染持续时间长的填埋方式向占地少、资源化利用高、污染持续时间短的焚烧发电方式转变。
(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构建“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并于2018年底,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持续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2022年,会同5家省直有关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提质扩面,巩固治理成效,截至2023年底已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面,2018年起,开展全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专项治理,全省累计排查出526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建立整治台账,通过实地督导、下发督办函、书面通报、挂牌督战、信息核查“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强力攻坚,于2020年底实现全部验收销号,经住建部核查,连续3年保持“零反弹”“零新增”。
4.问题十四:2016年督察反馈指出江西省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导致早期建成的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长期不能正常运行,成为“晒太阳”工程。对此,江西省提出要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48个县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但“回头看”发现,一些地方污水收集不到位、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整改目标及时限:省重点推进县(市、区)和鄱阳湖沿线建制镇城镇污水处理率明显提升,逐步推进其他县(市、区)配套管网建设。(整改时限:2020年底)
整改进展情况:已完成。
2018年7月,对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实施约谈。2018年底,召开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分析我省城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低的主要原因。2018年12月,印发《关于开展城镇污水管网相关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污水管网调查整改情况进行调度并印发通报。2019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2020年11月,召开全省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对提质增效工作进展滞后的市县进行约谈;采取通报、督办、约谈等方式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2020年底前全省县级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5.问题五十四:近年来,鄱阳湖水质仍持续下降,2016、2017年总磷全湖年均值分别为0.072毫克/升、0.078毫克/升,总磷浓度持续上升;Ⅲ类水达标点位持续减少,2016年为11.8%,2017年无一达标。造成鄱阳湖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是重要因素。水利、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督促推进不力,工作不严不实;一些环湖市县重开发、轻保护,陆源污染管控不力,给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挑战。
整改目标及时限:鄱阳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进展情况: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持续推进整改。
(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2019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印发《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2020年11月,召开全省城镇污水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对提质增效工作进展滞后的市县进行约谈;2021年8月-10月,分批分次对各设区市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及“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进行技术审查。采取通报、督办、约谈等方式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不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水平。统筹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定期调度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并下发通报,对部分市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行现场督导。2020年底前全省县级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2.52万公里,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达574.25万立方米/日,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0.22%,较2018年提高26.2%个百分点。
(2)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会同有关省直有关单位印发系列文件,以重点镇、百强中心镇、“五河一湖一江”沿岸建制镇为重点,由点及面辐射带动全省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先后拟制《江西省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科学选址、设计,规范运行管理,推动建制镇污水治理从“有”到“优”。截至目前,全省686个建制镇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设施覆盖率达90.2%,较2020年提高30余个百分点。
(3)生活垃圾处理。2017年以来,我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作的通知》《江西省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布点规划(2018-2030年)》《江西省“十四五”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等文件,指导各地推进焚烧发电设施建设。针对建设进度缓慢的地市,采取会议约谈、提醒督办函、现场督导等形式,督促当地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42座,日处理能力3.6万吨,环鄱阳湖周边地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生活垃圾处理由占地多、资源化利用低、污染持续时间长的填埋方式向占地少、资源化利用高、污染持续时间短的焚烧发电方式转变。
(4)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构建“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并于2018年底,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持续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2022年,会同5家省直有关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提质扩面,巩固治理成效,截至2023年底已基本实现自然村全覆盖。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方面,2018年起,开展全省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专项治理,全省累计排查出526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建立整治台账,通过实地督导、下发督办函、书面通报、挂牌督战、信息核查“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强力攻坚,于2020年底实现全部验收销号,经住建部核查,连续3年保持“零反弹”“零新增”。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3月19日
2023年江西省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进展情况信息公开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改委 水利部关于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22〕29号)的要求,各城市人民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始终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全省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省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4个县级城市黑臭水体中有3个已完成整治措施(贵溪市2个、瑞昌市1个),且在2023年水体水质检测中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等3项监测指标均达标,剩余1个(乐平市北内河)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确保2024年底前全省完成国家明确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任务。(详见附件)
现将江西省2023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展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系人:郝伟,0791-86253307
省生态环境厅 联系人:朱佳琪,0791-86866612
附件:2023年江西省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及水
质检测情况表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2024年3月19日
2023年江西省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展及
水质检测情况表
序号 | 城市 | 水体名称 | 责任单位 | 所处位置(起、止点或具体点位) | 黑臭面积(公里) | 长度(公里) | 水质监测数据 | 目前黑臭级别 | 整治进展 | |||
1 | 贵溪市 | 柏里村印石组水塘 | 贵溪市市政府 | S206县道东侧 | 0.0059 | 0.5 | 透明度47cm,溶解氧7.33mg/L,氨氮0.682mg/L | 消除黑臭 | 初见成效 | |||
2 | 贵溪市 | 铁路边何阮四脚塘 | 贵溪市市政府 | 贵溪大道东侧、铁路北侧 | 0.0060 | 0.6 | 透明度30cm,溶解氧7.28mg/L,氨氮0.671mg/L | 消除黑臭 | 初见成效 | |||
3 | 瑞昌市 | 赛湖渠 | 瑞昌市市政府 | 赛湖路西侧(东益路-南环路) | 0.00665 | 1.33 | 透明度69cm,溶解氧7.6mg/L,氨氮0.801mg/L | 消除黑臭 | 初见成效 | |||
4 | 乐平市 | 北内河 | 乐平市市政府 | 昌平路至西门广场路段 | 0.0045 | 1.5 | 透明度40cm,溶解氧6.49mg/L,氨氮6.58mg/L | 轻度黑臭 | 正在推进整治 |
注:柏里村印石组水塘、铁路边何阮四脚塘水质指标为2023年12月25日水质检测结果数据,赛湖渠2024年1月18日,北内河为3月8日水质检测结果数据。
来源地址:http://zjt.jiangxi.gov.cn/art/2024/3/19/art_40689_481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