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脚,大镜山水库旁,夕阳西下,微风轻拂。市民在晚霞下或是慢跑或是投篮,在挥洒汗水中忘却工作的劳累,尽情享受着运动的乐趣,感受着珠海人的幸福与惬意。而这份幸福惬意,与家门口步行可至的社区体育公园密不可分。
全民健身是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全民健身运动,他指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珠海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珠海一直把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作为坚守的“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通过顶层设计规划,活用城市建设中的边角地块,因地制宜布局体育设施建设,引入特色体育项目;针对新老城区需求的不同,在营造侧重上凸显差异化,打破以往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中以器械为主导的痛点,切实解决群众所需,将社区体育公园打造为可观、可赏、可驻、可游、可玩的宜人生态空间,逐步建成了一批具有体育锻炼和文化休闲功能的社区体育公园,探索出了一条建设群众身边设施的“社区公园+体育”的新路径。
市民在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运动图
以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TOD小镇体育公园、香洲网球社区公园等为代表的社区体育公园各具特色,在15分步行范围里,居民可以自由选择钟爱的社区体育公园,让运动成为习惯,让生活更有品质,更好地实现“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社区体育公园不仅是珠海绿化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名片,还是珠海作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亮点,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珠海通过“社区公园+体育”相结合,在全国形成了“珠海市社区体育公园”的品牌影响力。
TOD小镇社区公园市民运动图
【细致调研需求 特色体育引领】
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情况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下,人民群众对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如何为群众提供适宜且免费的运动场所,避免因缺乏相应场地而产生广场舞“占用”运动场、孩子因在道路上玩耍等滋扰城市公共秩序、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发生,考验着城市规划者的智慧。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欧阳依妮表示,在“社区体育公园”规划之初,建设方会走访上千户市民,并通过市民热线、网络、传媒等多种方式收集意见,作为项目规划建设的立意基础,并制订“设施菜单”让社区居民勾选,将呼声最高的前三种体育设施设作为必建项目,提供多种方案让居民比选。
只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才能更好地做对事、做好事。为此,珠海引入了不少特色运动项目,充实了社区体育公园的运动类型。
自2015年WTA超级精英赛落户珠海开始,网球这项运动便在珠海迅速崛起,而位于前山立交桥西侧的香洲网球社区公园就是一个以网球为主体的社区公园。该公园共有18个网球场,自正式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网球爱好者参与运动,日均500人次市民进场运动。
香洲网球社区公园航拍图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市民,香洲网球社区公园不仅设有8个标准网球场,还设有6个儿童网球场和4个单人网球场,供儿童和入门级爱好者练习。此外,公园充分考虑本地日照特点,绝大部分网球场为南北朝向设计,让市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免受太阳炙烤困扰。
依托这一场地,相关单位积极组织网球活动,如珠海网球冠军赛的明星球员多次走进社区公园,与珠海市民上演一场亲密的“网球邂逅”,让更多的老百姓近距离地接触到网球运动,也能提升居民对网球的了解,营造“全民网球”的浓郁氛围。
香洲网球社区公园活动图
同样彰显区域特色的还有横琴体育公园(一期),该公园设有多个乒乓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还引入了特色匹克球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挥洒汗水、呼吸新鲜空气的宜人生态空间,有效地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横琴体育公园运动元素航拍图
在设计上,体育元素被巧妙地融合进公园的方方面面中:蓄势待发的乒乓球手运动形态的彩色雕塑,憨态可掬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井盖上的各种体育“彩妆”等。
公园绿意环绕,既是绿地也是运动场。沿跑道在公园内慢跑,满目所见皆为苍翠,深深呼吸一口空气,让清新的草香浸润心脾,市民可以切实感受运动休闲的快乐。
绿地与运动场的完美结合,是用体育提升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形象的最好注脚,横琴体育公园(一期)塑造出的休闲生态空间,为珠海再添别样的城市魅力!
【补齐短板 闲置绿地焕新生】
采访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分院副总工程师 欧阳依妮
作为城市微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海在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上,充分利用各种闲置地块,整治市容“黑点”,整理城市“弃置地”,提升基础设施落后单一的城市公园绿地,实施城市修补。
在精细的规划下,这些地块大多蝶变为一座座社区体育公园。一条条健身步道、一个个塑胶球场……无不增强了人们的健身意愿,助推着群众体育发展。
考虑到新老城区居民构成与需求的差异,公园在规划层面也有一定区别。据欧阳依妮介绍,对老城区要优先选择居民相对集中或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欠缺的区域,在现有生活区的边角地、闲置地等未利用地及各类公园上建设运动设施。
以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为例,2013年9月起开始建设,现已成为香洲区所有社区公园中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体育主题公园。
大镜山体育公园建设前 大镜山体育公园建设后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分院提供)
欧阳依妮表示,在公园建成前,这一地块是大镜山水库下的防护绿地,周边建有临时餐饮建筑、停车场、塔基、工棚等设施,外加上场地疏于管理,逐渐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地,周边市民都觉得非常可惜。
为了让这片区域焕发新生,各有关部门共劝离各类人员30余名,先后清理了用地内的违章与临时建筑及建筑垃圾,并平整了场地。
在此基础上,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突破了传统社区公园“广场+绿地+健身器材”的单一模式,被打造为可观、可赏、可驻、可游、可玩的宜人生态空间。
公园修建了足球、篮球等多项球类运动场所20余个,并用一条674米的环形健康步道和一条环形单车道将各类球场环绕。除运动功能外,公园还配有休闲广场1处,大部分场地配建了照明系统、浇灌系统等设施,漫步其中,生机盎然。
大镜山体育公园航拍图
在管养方面,大镜山社区公园还设有专门的服务中心,并配备了便利店、专业体育用品店、淋浴间、自助寄存柜等便民服务点。无障碍停车位、贯穿整个广场和花园的盲道、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厕所等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让前来运动、游玩的市民群众享受更周到的服务,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公园建成后,多届“区长杯”足球赛、篮球赛在此举行,体育健儿在此拼搏较量,在切磋和竞技中增进情谊。每年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都会举办各类文体赛事超200场次,在这些活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走出家门投身体育锻炼,每个周末来此运动的群众约为1500人次,这一公园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与健身的首选。
香洲区首届“区长杯”足球联赛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分院提供)
【匠心营建 打造生态社区体育公园典范】
如果说老城区的社区体育公园的关键词是“补短板”,那么对于新城区而言则是“强强联合”。欧阳依妮表示,新城区的社区体育公园在规划上要与居民活动场所等公益性设施、与各级各类城市公园规划、与城市绿道网和绿道“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相结合,增加体育、休闲、游乐等设施,提高新建公园体育运动的服务功能,而TOD小镇社区体育公园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该公园本是位于中珠城市交界处的L型边角绿地,宽度约37m-76m不等,长度约800m,两侧均为居住小区,有围墙封闭管理,场地狭长且封闭。
灵活的区域划分成为设计上的破局之道——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广场等空间较为开放的场所被设置在入口处,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相对闭合的运动场地各自以组团形式分布在场地不同区域,再通过环形步道贯穿全园,两种类型的场所互不穿插,最大程度减少了相互间的干扰。
TOD小镇社区公园航拍图
生态也是TOD小镇社区公园的一抹亮色。据欧阳依妮介绍,公园地形西高东低,场地排水结合地形设计,利用低影响开发的理念,通过绿地、透水路面、透水混凝土对雨水进行下渗、蓄滞、调蓄,以削减洪峰,降低地表径流,将园区内雨水收集至中央生态畜流沟和东南侧梯级湿地雨水塘,最终排向翠屏路排洪渠,建立了完整的海绵雨水系统。
公园内部的人工草坪球场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雨水可通过球场自身渗透至地下,在雨量不大时场地可自行吸收雨水,同时在球场周边布置线性排水设施,使球场暴雨天快速排水,既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又满足功能需求,将生态景观与活动场所巧妙结合,打造出拥有复合型功能的生态社区体育公园典范。
TOD小镇社区公园海绵设施图
在设施与生态的双重加持下,TOD社区公园已成为这一片区最为火爆的社区体育公园,其辐射人群广且范围大,园内空气清新、植被丰富,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运动和交往活动需求,为珠海香洲与中山坦洲两地居民提供了近在咫尺的户外运动场所。
采访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分院副总工程师 欧阳依妮
体育强则中国强,珠海的社区体育公园不仅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还是珠海作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亮点,广受市民赞誉和省内外专家好评。
2016年珠海市获评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来,珠海持续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打造了一批批全龄段友好的“家门口”健身公园。
至2022年底,全市建成区中,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5.03%,可以说社区体育公园已成为“全民健身”和宜居与人居环境范例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大镜山社区公园航拍图
欧阳依妮表示,未来社区体育公园建设还将与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工作相结合,把社区体育公园建设至镇、村,打造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全民健身网络,让更多珠海居民体会到发展的成果,让全民健身的春风吹向更多人!
结语:
放眼望,山海相拥,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公园里,草木青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是珠海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践行“人、城、园”有机融合,为市民提供绿色普惠民生福祉的抓手。
从高空俯瞰,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公园恰似珠海这张山水画卷上一抹抹层叠的亮色。自5月以来,我们一同走进了珠海各有特色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这些公园在营造思路和功能上虽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传承城市自然或文化记忆的载体,是珠海绿色发展的体现,更承托着实现市民对诗意栖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珠海还将一如既往全力落实“绿美广东”“绿美珠海”生态建设工作部署,通过加强对公园精细化的设计、管养、运营,加快构建全域公园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舒适的运动与生态休闲空间,勾勒出宜居与发展的新篇章!
公园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将持续与珠海这座海滨之城一起成长,走进一代又一代珠海人民的记忆中,成为珠海人最引以为傲的城市绿色名片!
作者:成升向
出品:珠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协办单位:局办公室、局园林环卫建设科、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设计分院
来源地址:http://zjj.zhuhai.gov.cn/zjj/xwdt/gzdt/content/post_360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