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全市住建系统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在市住建局召开。市住建局领导班子及科室、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区住建、房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商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会上,集中传达学习了省、市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对各县区、各板块高质量发展逐一谋划、逐个分析。大家结合住建工作实际和目标任务,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廓清大势,找准路径。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戈科作动员讲话,纪检监察组组长吴思明为大家上了开年廉政第一课。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吹响了奋力谱写惠州住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冲锋号。
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市住建党员干部站在新的起点上,要铆足干劲、乘势而上,责无旁贷承担起惠州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一要摆准位置再出发,勇于向省内外先进城市看齐,找到差距,奋力追赶。二要抓住机遇开新局,充分利用好新政策,闯出一条新路子,把工作往前推,步子往前迈。三要守住底线保基本,始终紧绷安全稳定的底线,把各板块的风险点一个一个排出来、消除掉,切实筑牢安全稳定屏障。重点从六方面进行发力。
一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住发展基本面。为实体经济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推动商品房开发、融资方式、销售方式转型,有力有序推行商品房现房销售,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逾期交付风险。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有效增加保障性和商业性租赁住房供应,切实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拓展物业服务范围,提供高品质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居住服务需求。
二是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动力源,推动建筑业在以往基础上再突破,把经实践行之有效的评定分离、联合体招投标等措施不断深化下去,确保建筑业在现有的规模上稳中有进。尽快实现特级资质企业“零的突破”,推动建筑业发展提档升级,格局重塑,产值规模与我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相匹配,成为强劲的经济动力源。
三是打造优美花园城市,拓展发展纵深度。发挥城乡建设主力军作用,牵头抓总,加强统筹谋划,做好城市风貌管控提升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同时,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做实做细城市体检,再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燃气、供水、排水、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增强城市韧性。
四是做实“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培育发展增长点。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涵,在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过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加大典型镇培育,扎实推动中心镇建设,全面打造美丽圩镇,深入推进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行动。建成一批人居环境、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配套项目。建设一批区位优势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镇。打造一批面貌整体得到改善的美丽圩镇。形成一批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示范区和农房建设示范带。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软实力。继续推动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服务,做好“单栋验收”和“消防施工现场前置指导服务”,推动审批效能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针对证照电子化审批慢、“并联审批率”低等不足,逐一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地实施,推动我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向先进地区看齐。
六是抓紧抓实安全稳定,筑牢发展基础屏障。继续紧盯自建房、玻璃幕墙、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城乡内涝点、既有房屋建筑、物业管理等关键领域,扎牢防护网。同时狠抓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完善“3+1”调解机制,开展住建领域民事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试点,推动住建领域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积极稳妥化解头部房企债权债务风险,加快历史遗留问题楼盘和突发风险房地产项目处置,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会议强调,要严字当先,干字当头,全面形成高质量发展抓落实局面。
一要充满热情抓落实。要更好关心爱护人才、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保持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推动住建高质量发展上,风雨无阻向前行、尽职尽责抓落实。
二要提升能力抓落实。要提升专业能力、统筹能力和工作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个人能力强,整体效率高、联动好的工作新局面。
三要清正廉洁抓落实。工作生活学习上做到廉洁自律,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持之以恒转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带头过“紧日子”,突出抓好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廉政建设,以“零容忍”态度预防惩治腐败,全面建设廉洁住建。
四要强化督导抓落实。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突出督查问效,找准问题症结,压紧压实整改责任,落实闭环管理,通过督查推动问题解决。
会议号召,全市住建系统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胸怀全局、眼界开阔、开放包容、开拓创新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力谱写惠州住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地址:http://zjj.huizhou.gov.cn/zwgk/hygk/content/post_520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