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违法建筑?
违法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在建设过程中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具体而言,违法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违法建筑类型,即在未经规划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建设,或者虽然取得了规划许可证,但未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设,例如擅自改变建筑用途、层数、面积等。
2. 未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是房屋建设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证件,只有取得了施工许可证才能进行施工。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施工许可证的规定进行施工的,也属于违法建筑。
3. 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例如将原本规划为住宅的房屋改为经营性用房,或者将工业厂房改为住宅等,都属于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属于违法建筑。
4. 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文件规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例如,在城市规划区内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占用城市绿地、道路等公共场所进行建设等,都属于违法建筑。
二、违法建筑可以办理房产证吗?
一般情况下,违法建筑是不能办理房产证的。因为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而违法建筑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无法获得房屋所有权,自然也就无法办理房产证。
三、哪些情况下违法建筑可以补办房产证?
虽然一般情况下违法建筑无法办理房产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过一定的程序,违法建筑也是有可能补办房产证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违法建筑。 这类违法建筑在取得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后,如果能够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并补缴相应的罚款,是有可能补办房产证的。
2. 经有关部门认定,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违法建筑。 例如,一些违法建筑虽然存在违规行为,但其影响较小,可以通过拆除部分违规建筑、补办相关手续等方式消除对规划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也是有可能补办房产证的。
3. 历史遗留的违法建筑。 对于一些历史原因形成的违法建筑,如果符合当时的政策规定,并且没有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一定的程序,也是有可能补办房产证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违法建筑都可以补办房产证,具体是否能够补办,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四、购买了违法建筑的房屋怎么办?
购买了违法建筑的房屋,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
无法办理房产证,房屋无法进行合法交易。 这意味着房屋无法进行买卖、赠与、继承等合法交易行为,购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存在被拆除的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违法建筑可能会被依法拆除,购房者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房屋质量无法保证。 违法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监管,房屋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已经购买了违法建筑的房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与卖家协商解决。 可以要求卖家退还房款,或者要求卖家配合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将房屋合法化。
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可以向当地住建部门、规划部门等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如果与卖家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例如提起诉讼,要求卖家承担违约责任。
五、如何避免购买到违法建筑?
在购房过程中,为了避免购买到违法建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查看房屋的“五证”。 “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购房者在购房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这五证是否齐全,并核实其真实性。
2. 查看房屋的规划平面图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购房者可以通过查看房屋的规划平面图,了解房屋的结构、用途、面积等信息,并与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对,避免购买到擅自改变房屋用途或面积的违法建筑。
3. 选取信誉良好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 信誉良好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在房屋销售过程中会更加规范,购房者可以更加放心。
4. 询问专业人士。 购房者可以询问律师、房产中介等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避免因为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而购买到违法建筑。
违法建筑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避免购买到违法建筑,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