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信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南信水利工程,指的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水利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学科,南信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60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设立的“水文气象”专业。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南信水利工程学科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出色的水利人才,在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南信水利工程学科紧密围绕国家水利事业发展需求和学科前沿,形成了以“水文气象”为特色,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工程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1. 水文水资源方向:
特色与优势: 结合大气科学优势,开展水文气象、水循环、水资源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水文预报、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研究方向: 水文气象、水循环模拟、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等。
2. 水环境方向:
特色与优势: 针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水环境模拟与预测、水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保障水环境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方向: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水环境模拟与预测、水生态修复等。
3. 水利工程方向:
特色与优势: 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开展水利工程智能监测、水利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推动传统水利工程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研究方向: 水利工程智能监测与安全评价、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利等。
三、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南信水利工程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90%。教师队伍中,既有在水利工程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教授,也有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的出色青年人才,他们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南信水利工程学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
本科教育: 设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水利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水利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 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在水利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四、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南信水利工程学科长期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较高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20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学科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等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技术询问、工程设计、人才培训等服务,为推动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未来展望: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面对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南信水利工程学科将继续秉承“明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社会服务为己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出色的水利人才,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具体举措包括: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学科发展新高地。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拓展国外合作交流,提升学科国外影响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水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