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施工方签合同,你必须知道的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

发布日期:2024-08-15 08:24:46 本文标签:施工方 签合同 必须 知道 法律 风险 应对 策略 

施工方签合同,你必须知道的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

一、签订合同前的准备工作

1. 如何核实建设单位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

签订合同前,施工方应仔细核实建设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企业信用报告等,了解其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过往业绩、诉讼情况等,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避免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或履约能力的单位合作。

案例: 某施工企业与一家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但该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工程款,导致施工企业损失惨重。

2. 如何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法性?

施工方应审查建设工程项目是否具备合法的立项、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手续,避免卷入违法建设项目,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案例: 某施工企业承建了一栋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楼房,后被相关部门认定为违章建筑,责令拆除,施工企业不仅损失了工程款,还需承担拆除费用。

二、 合同内容的审查与协商

1. 哪些合同条款对施工方至关重要?

施工方应重点关注以下条款:

工程范围: 明确工程内容、工程量及计量方式,避免后期出现扯皮。

合同价款: 约定合同总价、付款方式、进度款支付节点及比例、结算方式等,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工期: 明确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工期延误和提前的责任及奖罚措施。

工程质量: 约定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标准、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

材料设备供应: 明确材料设备供应方式、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交货时间和地点。

风险责任: 明确不可抗力、工程变更、索赔、违约责任等风险分担机制。

争议解决方式: 约定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争议解决途径,明确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

2. 如何防范“霸王条款”?

施工方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例如:

单方面延长工期而不给予补偿。

单方面解除合同而不承担违约责任。

将自身责任转嫁给施工方。

案例: 某施工合同约定,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施工方无权要求工期顺延和费用索赔,该条款明显有失公平,损害了施工方的合法权益。

三、 合同履行的注意事项

1. 如何有效进行工程变更和索赔?

工程变更和索赔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施工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工程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变更内容、价款调整、工期调整等事项。

及时收集总结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相关证据,如现场签证、会议纪要、照片、影像资料等。

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申请,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案例: 某施工项目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施工方及时收集了相关证据,并与建设单位协商达成一致,获得了相应的工程款调整。

2. 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加强质量控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案例: 某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最终被建设单位追究违约责任,并被列入建筑市场黑名单。

四、 合同争议的解决

1. 发生合同争议后,如何选取合适的解决途径?

施工方可根据争议的性质、金额、双方关系等因素选取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协商是最经济、便捷的解决方式,适用于争议较小、双方关系较好的情况。

调解是由第三方介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适用于争议较大、双方愿意和解的情况。

仲裁是由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对争议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适用于争议专业性较强、希望保密的情况。

诉讼是由法院对争议作出判决,适用于其他解决方式无法解决或一方拒绝履行义务的情况。

2. 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施工方应增强法律意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往来函件、会议纪要、照片、影像资料等,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施工企业在签订和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询问专业人士,做好合同审查、履行和争议解决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